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座遗址型纪念性历史博物馆,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
- 成立时间:1985年8月15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 场馆规模: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2万平方米。
- 场馆性质:中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博物馆,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建筑布局
- 展览集会区:分为史料陈列厅和集会广场,史料陈列厅展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集会广场上有主题雕塑—冤魂呐喊、标志碑、灾难之墙、和平大钟。
- 遗址悼念区:包括“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狂雪》诗碑墙等,还有“万人坑”遗址陈列和悼念广场祭场、冥思厅等。
- 和平公园区:以和平为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和平交流的重要场所,包含胜利之墙、和平公园、汉白玉雕塑《和平》、紫金草花园等。
- 馆藏交流区:是寓馆藏、交流、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域,其主要设施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特藏库等。
陈列展览
- 基本陈列展览: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以及“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
- 文物史料展示:馆内藏有文物史料20万余件,如约翰·马吉拍摄的胶片和摄影机等,这些文物从不同角度见证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重要意义
- 历史见证:该馆是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案的重要见证,通过遗址、文物、史料等,直观展现了侵华日军的暴行,让人们铭记这段惨痛历史。
- 教育功能: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 学术研究:馆内成立了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等,在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